登录 | 注册
公十足​匠厚记
浏览: 976

02.jpg


公十足匠厚记


由于清朝白银使用在“用银为本”的情况下彻底放开,并允许各省储藏存留银,以便救急,允许民间各银炉经朝廷允许后自由铸造,便于市场交易流通。所以各地解往京城的税银在形状、成色、平码等方面各不相同,异常繁杂,流通非常不便。


于是在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后,由北京的裕丰源、谦和瑞炉房总管耿亚度牵头,联合26家领有户部执照的炉房共同上书度支部,阐述利害,申请组织公议局,统一替部改制合乎标准的银锭,规范京城银两的铸造与流通。此方案经批准后,原来的26家炉房逐步定名为官炉房,但凡外省流入及解部的各地银两统交官炉房,倾铸成市秤十两银锭,经公议局验色合格后,打上“十足色”、“公十足”、“公议十足”印戳并加盖铺号或匠名以资信用,号称“十足银”,重量在370克左右,实际成色约为98.4%。


光绪十六年以后,银元大量流通,银炉铸造量减少,银炉业逐渐衰落。至民国成立后,各地政府下令使用银元,银炉铸造量进一步锐减,大量银炉关闭或者拆除,并相继倒闭。


从存世看,“十足色”多见,“公十足”次之,“公议十足”极其罕见,为收藏爱好者所追捧。


直隶26炉房如下:

1、久聚(后改为“复聚”) 

2、万聚 

3、全聚(后加“成”或“厚”字,) 

4、增盛 

5、增茂 

6、聚增 

7、德顺 

8、同元(初加“兴”字,后改“祥”字) 

9、聚义 

10、祥瑞(初加“成”字,后改“兴”字) 

11、益泰(后加“源”字) 

12、源丰 

13、恒丰 

14、德丰 

15、聚盛(后加“源”字) 

16、万丰 

17、万兴 

18、宝兴 

19、恒盛 

20、聚丰 

21、恒康 

22、裕兴(后加“源”字) 

23、宝丰(后加“成”字) 

24、宝元祥 

25、裕丰源 

26、谦和瑞。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