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大明通行宝钞壹贯
浏览: 1442

12.jpg


大明通行宝钞壹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宝钞又称洪武宝钞,是明初流通货币,桑穰纸印刷,呈浅青色。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朱元璋设宝钞提举司,下设钞纸、印钞两局及宝钞、行用二库。同年开始印制宝钞。


这枚钞票的边框为龙纹花栏,横标“大明通行宝钞”,两端护以火焰纹。花栏内上框印面额“壹贯”二字,中下印有十串钱贯图案,左右篆“大明宝钞、天下通行”8字;龙纹花栏内下框印“户部奏准印造”及“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贰佰伍拾两,仍给犯人财产。洪武 年 月 日”。四边框内印缠枝海水,每边印龙一条。明政府规定:每十串铜钱为一贯,每钞一贯准钱千文,或银一两,四贯准金一两。


明朝宝钞共分六等:一百文、二百文、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贯。由于当时政府禁止用银,而大量发行宝钞,导致宝钞很快贬值,流通受阻。至公元15世纪中时,市面已很少使用;至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则正式停用。


明朝初年,曾沿袭元朝币制,货币流通以纸币为主,钱钞兼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朱元璋设宝钞提举司,次年开始印造“大明通行宝钞”,与铜钱并行。规定每贯纸钞合钱1,000文或银1两 ;四贯合金1两。民间只准使用“宝钞”和铜钱,禁用金、银交易。


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加发小钞,分10文、20文、30文、40文、50文五种。据《明史·食货志五》载:“(宝钞)以桑穰(桑皮纸)为料,其制方,高一尺,广六寸,质青色,外为龙文花栏。横题其额曰‘大明通行宝钞’。其内上两旁,复为篆文八字,曰‘大明宝钞,天下通行’。中图钱贯,十串为一贯。其下云:‘中书省奏准印造大明宝钞,与铜钱通行使用,伪造者斩,告捕者赏银二十五两(按:应为二百五十两),仍给犯人财产。’”中书省废后,改宝钞文“中书省”为“户部”。这张“宝钞”的式样与文献记载基本相符,只是“告捕者赏银”二百五十两在《明史》中作二十五两,当为《明史》之误。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