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银锭馆藏专区 其他馆藏专区
孙永亮 一 清代赋税白银税单探索
浏览: 1262
































































清代赋税白银税单探索(正稿)


大家好,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领导下午好。

首先感谢李晓萍老师的邀请,同时,预祝宜和拍卖热拍。

今天非常荣幸,有这样的机会,和各位师友一起讨论,“清代赋税、白银税单”这个课题。


说起税单,也就是完税凭证,大家也比较熟悉,是古代官府,收完税收款项以后,所发给农户的,收款凭证。虽然不属于流通货币,却是流通货币用于税收的直接体现。

从明朝英宗以后,白银开始解禁,是明代用银制度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而且在明朝各类书籍、小说中,如《金瓶梅》、《三言二拍》等也多次提到,使用白银的场景。据统计,《金瓶梅》书中,用银约400多处,而用钱仅20多处。


明代书籍中对于白银描写,涉及到交易、捐赠、赏赐、借贷、贿赂、婚嫁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存留下来的明代银锭实物比较多,以五十两银锭为主,上面錾刻的文字内容也非常丰富,如粮银、轻赍、盐课、岁供、马船、义助、军饷、改折等。

但是,明代的白银纸质税单,留存下来的却非常少见,可能是因为年代久远、材质不好保存等原因,再加上又经历了一个清朝,所以大部分都已经遗失或损毁。


目前能见到的,基本上都是清代的税单,除了田赋、漕粮、厘金、捐输、盐茶课等正赋大项外,还有烟酒税、牲畜税、落地税、出产税、销场税等其他各项杂税杂捐,基本上都是全国各地,赋税岁入项。

另外各地还有一些赋税,是一事一办的,临时性筹款,事毕就停,时间比较短,存世下来的税单就更少见。因为全国各地经济、民情等情况不同,所以不同省份,所收的正赋、杂赋各不相同,征收的税率和方式也不相同。


根据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出版的文献丛刊,《晩清财政说明书》中,我们从其中的各个省份,比如直隶、山东、陕西、云南等赋税比较看,确实差别非常大。


据查《晩清财政说明书》,针对晩清财政的调查类别,根据记载,其中规定得相当具体细致, 大体分为“岁出”、“岁入”两部分。

因为岁出项,如练兵、采办、织造、典礼、赔款等,都是国家财政往外支出的部分,不属于赋税的范畴,所以我们这里不做讨论。


我们下面来看看岁入的部分,都是包括哪些:

“岁入”项下分为部款、协款、本省收款三大类。

其中,本省收款又分为12项,我们通过PPT看一下。


清代赋税的缴纳方式,从存世的易知由单、滚单、执照、照票等来看,主要使有米麦、铜钱和白银这三种,在目前所见的税单中都有体现。

在这三种缴税方式中,我选择了白银税单,作为整理和研究的主要方向。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到了清朝以后,银两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巩固,政府多次明示,提出物品的价值定位,凡一切大额交易、国家赋税、官俸军饷、对外贸易等,都以白银为本位货币。

除此之外,白银在清朝中后期,还充分发挥了,国际货币的职能,与各国之间的频繁贸易往来,到后来的战争议和、赔偿,无不使用白银结算。

所以,无论从交易方式、流通手段、支付价值等各方面看,白银作为清朝的本位货币,承担着国内及国际一切重要事务的货币流通职责。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几年,主要是以学习,古代贵金属货币,银锭为主,进一步整理清代的白银税单,正好和清代银锭的研究,相辅相成。

下面我们来看几张,白银税单和银锭实物,配套的几组图片。


清朝初期开始,云南一直是受协饷的省份,协饷又称协拨,是指每年春秋两季,经户部核实全年的开支预算后,指定有余银的省份拨银给不足的省份。各省剩余的银款全部解交户部,称为解饷或者京饷。湖广、浙江负责协饷四川、云贵等省。此张税单为湖北対云南协饷的实物史料。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税单的组成:


一、名称

税单,也就是完税凭证,是官府发给农户的,税收收款单据。从目前存留下来的实物看,各个省份名称并不统一,名称很多,如“执照”、“纳票”、“照票”、“验票”、“版串”、“给票”、“收照”、“推单”等。还有一些税单,直接以税种作为名称使用,如“盐课票”、 “杂税执照”、“南驴执照”、 “津贴执照”、“茶捐收单”、“牙捐收条”、 “房捐收条”、“捐输纳票”、“地丁执照”、“屯卫加津”、 “洋莊落地税照”等。


二、样式

顺治十年,起初分作二联,称作“二联串票”(或称“二联印票”)。

为防止“奸胥作弊”,康熙二十八年实行三联串票,一联存官备査,一联由差役对比收取,一联交给农户保留。

到了雍正四年,改刻四联串票,一联送府,一联存根,一联给花户,一联于完粮时,由花户投柜。

雍正八年,又恢复到三联串票。

到了同治时期,用三联串票,每联内填好款项数目,在骑缝用印的地方,从中间截开,一联存官备査,一联由差役对比收取,一联交给农户保留。 

无论何种形式,均需在税单上加盖官府大印,才能有效。


三、功能

税单根据用途或者所交纳税种的不同,具体的使用方法也不同。如食盐的收入,道光年间以前,只有盐课,只缴纳食盐正税。道光皇帝将盐法改为票盐法,由运司,刷印三联票,一留为票根,一存分司,一给民贩行运。

在清人著述或奏折里,这些税单被赋予了很多功能:交纳租税、领取物资、查验户口、临时筹集、出入海关等等。另外,我们从这些税单上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清代各个税种的征收情况,除了田赋、漕运、厘金、捐输、津贴、盐课、茶课、土药、洋药、海关等正赋大项外,还有科场、耗羡、匠班、集市、捐部、三项、三费、牙税、牲税、驴脚、行用、赔款、志费、学租、饭食、照费、杂税、铜斤水脚、考棚经费、海防军需、盐斛加价、等许多杂赋杂捐,基本上都是全国各地赋税岁入项。


四、使用

普通农户在缴纳政府规定的税收时,相对比较简单,以三联票为例,使用过程和记载中的一样,一联由政府存案备査,一联交付给差役对照后对农户收取,最后一联给农户保留,作为已经上交赋税的凭证。

我们现在比较常见的一般就是这种情况,也就是农户手里拿着的,作为上缴税收后凭证的这一联。当然也有三联单的,相对比较少见。

还有一种情况是行商税照,也以三联票为例,由度支公所给发,一联由政府存案备査,一联备给商人,一联是缴税情况以备查。


五、内容

根据上条介绍,比如“洋莊落地税照”,就是属于行商税照。

大体内容是:“光绪元年四月二十三日,建德县採办洋庄商人景记,贩运皖茶九十三件箱,计五千五百八十斤,行至江苏地方,照章由业户茶栈完交每引落地税银二两四钱八分,计共银一百一十五两三钱二分。除将所完银两解充军饷外,合行给照护运,经过江皖苏厘卡查验放行,绝不重征。如查无此照,即作私论或箱数多于照内所载数目,由该卡员饬令该商照章补足,每引落地税银二两四钱八分外,照例加罚三倍。”

19世纪下半期,是中国茶叶出口贸易的繁荣期,徽州地区作为最大的茶叶供应地而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前来贩茶。

通过参考《安徽茶业状况调查》,我们得知安徽茶庄因销路不同,分为本庄和洋庄两类。

本庄茶客俗称“山东客”,北方茶商都是山东人,每到立夏后纷纷来到安徽,携带现款办货。所办茶叶都用竹篓装好,交由渔梁(茶号集合地)过载(称重)后,行由水道运至杭州,再运往北方目的地交货。

洋庄客多本地商人,设有茶号,用木箱装运,每箱净茶40斤左右,以渔梁、深渡为茶号集合地,茶叶装箱由水道从九江至上海,或由水道运至杭州,再经上海转运海外。

洋庄茶多集中屯溪、婺源,茶商运茶,自安徽到江苏,一路上关卡重重,按规定征收茶税。

此张洋庄落地税照,票头空白处和票身,盖有茶商贩茶,所经各厘卡的查验朱印,印文有“大河口厘局验讫”、“赤头分卡验讫”、“奔牛厘局查验”、“正亭卡验讫”、“大通上卡验讫”、“五河厘局验讫”、“下卡查验”、“大胜关验讫”、“越河厘局验讫”、“芜湖卡验讫”、“黄埠墩卡验讫”等十几个。

此税单存完整,字迹清晰,非常难得。


六、走向

目前这种清代的税单,从十几块钱到几万不等,价格跨度比较大。因为属于小众收藏,税单的史料研究价值,还没有体现出来,所以还能出现捡漏的情况。近几年拍卖会上也有出现,比较珍惜的票据,行内也有不少人关注,成交价格几万不等,目前看价格还不高。


朋友说,没有任何一项收集,是能够包括了全部的。我想这句话说得非常透彻,赋税制度,在历朝历代,都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经济来源,可以说是体系庞大繁琐。从目前个人整理来看,还只是凤毛麟角,只能抛砖引玉。希望我们能够一起去发现和研究,这样文物才有可能转变成文化,从而让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每一张税单,都有一套完整的,国家赋税制度体系,支撑。

每一张税单,都可以研究发表,一篇文章或者观点。

我想,每一张税单,在曾经的每个人身上,都会有一个,不同的故事。


我来自齐文化发源地,美丽的临淄,也是世界足球起源地。

好客山东人,欢迎大家到临淄做客。

最后,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在文化收藏上,“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

那今天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