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公博讲铜元系列之其他特殊币的成因与价值
浏览:1575   [ +收藏 ]

段洪刚丨公博钱币世界


在上篇文章中的六种类型的残次品之外,另外还有7种特殊产品。

1.阴阳同面币。是阴阳图案同在一个面。这类币常见于陕西省造的“二分”铜元,从技术角度推测,是由于阴阳铜元产生比较多,于是把这些阴阳残次品经过简单碾压(有的可能并未碾压)后再次作为铜坯放入印花机冲压,于是造成在正常的面背图案底下,还有很深的凹的图案痕迹。在四川省造的某些“川”字200文铜元中也偶有发现。


12a.jpg


2.阳纹叠压币。这种币究竟是如何形成的,目前还没有为大家接受的定论,只能从实物分析,提出两个成因。

一是部分铜元制成后,因不合格等原因被退回,轻微打磨或碾压之后再次压铸图案,于是两面都有两层阳纹图案,但这个说法解释不了为何两层图案是互相交叉嵌入而不是简单的叠加。

另一种解释是模具二次加工,就是把用旧了的模具直接再用雕刻机雕刻不同的图案(面或背),这个过程中出错,即没有碾压平整或铲除原有图案,于是产生新图案与旧图案犬牙交错的特殊情形,这个说法似乎可以解释这种现象,而且湖北铜元中确实有一种“己酉、丙午”与“光绪、宣统”叠压的正式版。

但这个说法从模具制作的角度来说过于奇特。所以至今未有正式定论。

这种现象在湖北、户部中偶见,在吉林省中发现一例,其他省暂时没有报道,但不排除也有类似情形。



3.缺口币。所有中国铜元都是正圆形,但有某些铜元却缺掉一块小小的边缘,有的很微弱,不明显,有的缺得很明显,如月牙形,缺口位置都很圆润完整。这不是在流通中被砍掉(所谓“偷铜”),也不是偶然被磕碰掉,更不是铸造时轧掉。

这是在最初制造铜饼时,被冲压的板材宽度不够或者偶然移动,造成冲压到了最外边,材料不够了圆周,于是产生类似残次铜坯。

这类铜坯在滚边工序时应被剔除,但总有遗漏部分随合格产品混入造币厂,有时则是因为检查不严放过。在造币厂阶段再次被检查不严放过,于是就进入了流通。

凡是缺口币,在缺口对应的另一边,边缘应有异样,这是分辨是否冲饼时故障造成的关键,因为流通过程中也会因为某些原因造成缺损。

不过这类币由于意义不大,一般收藏者不会太在意。




4.流铜币。严格说机制币里没有流铜,这里是借用古钱浇铸的一个术语来说明这个现象。指的是在币的表面,有些残留的碎铜条、块、掉、片等,有的非常巧合,恰恰附着在某个字体或图案的末尾或旁边,初看起来似乎是与众不同的新版式,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类“飞来横笔”是不正常的,既不是模具雕刻师主观的创造,也不是机械故障产生的瑕疵,而是模具故障的结果。

比如说上下模具中某个位置由于质量不好或长期磨损,造成局部崩裂,或残缺一块、一条,于是在压印时就必然在币面产生相应的痕迹。



5.改制币。外形类似叠压,但不是叠压,因为这类币的两层图案是完全不同的,甚至可能是两个朝代的。

这种币不是很多,不是由于机械故障产生,而是由生产者主观制作发行的流通币。

目的有三个,一是以最快速度生产当前需要(政治的和经济的)的大面值铜元,比如1933年新疆伪东土政权成立后铸造的“当红钱二十文”就是,基本是以原来的“宣统元宝”或“民国铜元”十文甚至俄罗斯铜戈比碾压后改制;

二是以旧有小面值铜元改制新式大面值铜元以牟取暴利,比如1926年前后,四川军阀混战时期大量制作发行小100、小200文铜元,其中有很多是利用湖南嘉禾二十文、四川汉字二十文制作,有的用“光绪元宝当二十”、“川”字大清铜币二十文等等,一下子面值就增加了十倍、二十倍;

第三种情形是由于特殊原因,在旧有铜元上加盖文字图案在有限地区使用,比如苏维埃时期,湘鄂西根据地红军在铜元上加盖镰刀斧头图案、抗战时期边区政府在铜元上加盖“陕甘宁”字样,以及军阀混战时期甘肃(一说青海省政府)天水军阀在四川大型200文铜元上加盖“TS”字样等等,包括抗战后期江苏常州地区发行的一种加盖面值“兑一分”(或“代一分”)的铜元,也属于这种改制币性质。改制币的收藏价值主要随该类币的数量而变化,与被改制的铜元本身无多大关系,但也有例外,比如图060,被改制的是一枚罕见的短期发行的新疆名品,本身价值数千元,被改制后的价值就不能简单地以东土“当红钱二十文”来衡量,因为一般“东土二十文”市价在500元左右。



6.大片币。这种币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铸造是模圈松动,造成铜坯向四周不均匀延展,但两面的图案未受影响,实物尺寸直径比一般的要大一圈,一般在零点一到零点五毫米之间。这类币比较常见。

第二种是在流通过程中,特别是铜元贬值严重的时期,私人或某些有势力的组织,利用各种方法,把十文铜元改制成直径达到或接近二十文的尺寸,冒充二十文使用,或者仅仅是有利于更为他人接受。还有把二十文捶打到五十文尺寸的。制作方法,推测是加热后手工锤打或手摇机压制,成品均不周圆,厚薄不均。

2002年以前,很多爱好者碰到这类币往往当作罕见东西,以为是试制样币,花高价购买。同时也出现了造假者乘机制作新的“大片”欺骗爱好者。

2002年以后钱币网站开始兴盛,全国各地泉友加强交流,逐步明白了这类“大片”铜元的性质,其实是没有任何收藏价值的私人行为。也有专家提出,四川军阀曾经是民国中期用造币厂机器加工过大量十文铜元,目的是直接按直径当五十文铜元使用(这个说法有待研究,未有更多证据)。

民国十五年以后,四川省内基本不见小额铜元了,最低面值是五十文的,有时一个大200文不得不人为切割为四片,当作四个50文用。



7.合面币。指两面都是有面值的一面或两面都是无面值的一面的币,包括合面、合背币,统称合面币,也叫“双合币”。

这类币有三种情形,一是样币,一般都比普通流通币厚重,特别铸造出来做样品,供上级参考或仅仅是试验模具等。

二是普通尺寸的,是造币厂领导或员工私自铸造作为趣味品收藏、把玩、牟利或馈赠亲友的,有的专家说是造币厂应赌场之约铸造出来作筹码用的。

第三种是由于工人在生产时出错(几率很小),上下模具均使用了面版或背版,铸造出来的币也是普通流通尺寸。无论哪种情形,都很少见,尤其是加厚加重的样币类型罕见。



这些特殊币的价值,阴阳同面币、缺口币、流铜币是比较常见的类型,一般比同类正常币贵两倍左右,价值不大。

阳纹叠压币偶尔可以见到,品相好、情形特别怪异的也有收藏价值,毕竟属于特殊币中最特殊的品种,数量也少,一般价值在同类正常币的10~20倍左右。

合面币不多见,是所有趣味品、特殊品铜元中最具收藏价值的品种,尤其是数量稀少的加厚加重版,民间基本见不到,很早就被有眼光的收藏家收藏了,近年偶尔可在网上及大型拍卖公司看到个别实物。价值一般在万元以上。


(本篇结束,持续更新)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