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寻钱记•历险记十六》冒险深入边疆追寻铜鼓与铜钱(中二)
浏览:1100   [ +收藏 ]

段洪刚丨寻钱记


十六、历险记 - 冒险深入边疆追寻铜鼓与铜钱(中二)


晚上7点半,天已经全黑了,山区的夜幕来得比其他地方要早一些。我们慢慢顺着古旧的街道,弯弯绕绕的,向上走去,一直走到转身可以俯瞰半个小镇的地方,就是学校的大门了。一只昏黄的灯泡照在门框上,基本可以看清大门两侧的一幅对联,仔细辨认,字迹歪斜,书写十分粗疏,但那文字,却是本人所见诸多乡村中小学中比较有道德价值与劝学意义的:

上联:读读读读遍天下好书

下联:行行行行尽人间善事

遗憾的是没有横批,该横批的位置,就是这只照明的灯泡。这个对联该是这个历史老校的校训了吧?官寨中学是解放前建立的,这个地区唯一的最早的也是最高的“学府”,目前只办有初中。也只有解放前的学校,才会有这种充满人文主义色彩与道德关怀的对联、校训什么的。解放后的新学校,校训、校铭一概面目可憎,全无精神文明可言,反倒一脸的倡导“精神文明”,呜呼,历史的悲剧和教训已经太多太多了,无须我在此绕舌。

我看罢对联,不由得感叹一句:礼失求诸野,信乎哉!瘦子茫然不解,问我:叹什么气?说什么猪野、野猪的?这里有野猪,想吃等几天去了山里就有!

学校快放假了,初三学生忙碌不已,教室很少有人了。进校又上几个坡,走到小卖部门口右转进操场,操场上灯光昏暗,是左边的教学楼里漏出的灯光照射着,右前方就是职工宿舍楼。在操场的正中间,有棵树,树下有一块大石碑,约一人高,约莫可以看出石碑上雕刻着粗糙的游龙戏凤图,两侧照例是一副对联,仔细辨认:

左边是:千里来龙归此地

右边是:万仞飞凤还本宅

也是没有横批。横批的位置镶嵌一个红色的石球,闪着太阳的光芒。

这幅对联气势非凡啊,我对瘦子说,这个学校的历史恐怕清代就有了吧?瘦子说不太清楚,等下去问李老师。李老师家就在一楼一个双单间,前间是客厅兼餐厅。我们进去时李老师正在咂烟筒。简单介绍寒暄过后,瘦子问李老师他二爷来电话没有?李老师和他二爷是老朋友了,几年前就认识,所以每次来这边,他二爷都要来李老师家吃顿饭,坐一坐。李老师说还没有,可能等会打过来。接着问了一下电线杆运输、施工的情况,瘦子一一作答。我抽空问李老师这个学校的历史,李老师似乎不太愿意多聊,简单说大概是清朝末年建的学校,文革期间老建筑、石碑等等全部被砸毁了。我看到的门联和操场里的石碑,都是前几年重新修起来的,“字写得比狗爬出来的还难看,哪里有丝毫文化气息,装装样子吧。以前人写这么好的对联,一定会找全县甚至全州最好的书法家来写,来刻,你看现在,拿点烂水泥三下五除二抹出来的。唉。”这样啊,我心里十分别扭了,想着那么好的立意和命题,却竟然只有如此草率的待遇,一叹!

接着问瘦子问李老师有没有古钱银子什么的。

李老师起身进屋子,拿出一个粉笔盒,哗啦一下全倒出来在地板上。说:

“古钱不少呢!银子有几个小毫子吧。有什么用?清朝的东西吧,又不是古老古代的”。我笑笑,说东西好不好是和朝代没有关系的,从收藏角度讲,只有一个原则,就是物以稀为贵。我低下头看起钱来,一个个扒拉,遗憾,左一个“乾隆通宝”,右一个“道光通宝”,再就是咸丰、光绪啥的,连个顺治雍正都没有!一起20个左右。银毫子也没有,只有几个孙中山头像的小镍币,民国二十五年的拾分、二十分。


寻钱记4-62a.jpg


“这种小银币可能含有纯钢在里头,特别硬,火烧不变色,铁锤都砸不烂!哎呀啊,蒋光头的头果然是硬!”李老师夸张的乱说着。我笑了起来,小声说:这不是银币,是镍币,所以很硬。这个头也不是老蒋的,是孙中山先生的。老李惊讶了,我再解释银币和镍币的差别等等,他方才半信半疑地望望我,嘴里说:你这么年轻,懂得的真不少。接着问我这些东西有啥价值?我就简单向他介绍了一些钱币收藏的意义和一般知识,等等。接着问他有没有更多大量古钱铜元的信息?我没有直接问两匹马驮走的那几百斤,因为李瘦子告诫过我尽量不要提,所以就这么问。李老师想了想,摇头说没有听说哪里有那么多。可能是以前有过吧。但是他说了一句真理:这里以前很穷,民族山区嘛,多少老钱恐怕是没有的。他手里收集的这些是上历史课时讲到钱币,有些学生就陆续找来给他的,好几年也才攒了这么一些。有价值的恐怕一个也没有。李老师教语文的,有时也教历史、地理、政治等,反正乡下中小学的老师基本都是全科,哪个科教学不足,就估摸着谁懂得多点,就让谁兼任一阵子。

我逐步地有点明白,尽管心里不太情愿相信:李瘦子关于两匹马驮走的古钱的信息,恐怕是不可靠的!

就在这时候,李老师家的电话响了,李老师去接。瘦子说这可能是他二爷打来的。李老师接听之后转身喊“小李”,果然是他二爷打来的。他俩寒暄了几句,李瘦子就过去接听。高低大小不一的一阵说话之后,挂了电话,李瘦子出来说:他二爷要他明天就进山,去车龙寨等着,组织一下村民,准备迎接从泸西县运来的电线杆子。

我们这就离开了李老师家,李老师说要送我几个铜钱,我说不用了,我都有,留着给学生上历史课时做参考吧。

从学校顺坡下往镇子里走,整个小镇一片宁静。偶尔几声狗叫,响彻四围的群山。街边的店铺、人家基本关门熄灯了,暂时未睡的人家,也好像知道别人家早睡似的,尽量的把自家的声音弄得很小。那是一种特别生活、特别温馨、特别平和的生态。

走到旅社,多数住户也都睡了,少数几家还在有一句没一句地谈话。几个住户坐在房东的正屋里看电视。我们和房东打过招呼,也去洗了睡。一小时不到,几乎已经万籁俱寂了。蟋蟀的轻吟估计也是来自河边的辣椒地或者茄子地,悠远清澈地传来,当耳朵听到的时候,已经是末声,要再留声谛听,已经是下一声,刚才那一声,已然隐入黑夜。


寻钱记4-62b.jpg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