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铜元的美学基础与审美价值初探(二)
浏览:1038   [ +收藏 ]

段洪刚丨公博钱币世界


中国铜元的研究,主要由于晚出,因此受传统钱币学的影响很深,长期徘徊在对版式或个案的收集、分类,属于表面描述类型,未能在铸币艺术上有所涉及。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今,各种出版的图书、杂志,都没有论及铜元的审美价值。事实上,研究中国铜元审美和文化内涵具有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从理论方面看,由于中国文化自身的直觉性和钱币的实用性更在于形而下的体验,所以纯粹思辨性的理论资料不及与实用性有关的描述性文字丰富。传统钱币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国家政府机关、关注社会经济生活的官员以及对考古金石有兴趣的文人之间进行的,其中也有实际的收藏家从探讨铸造工艺或历史背景出发的一些历史叙述性研究,但多从经济社会角度、历史发展角度进行。


微信图片_20201104195803.jpg


中国铜元研究,无论国内外专家,纯粹从哲学、美学角度对其进行讨论并不多见(以笔者所知,仅台湾1997年出版的郑仁杰《中国铜元鉴赏》和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出版的段洪刚《中国铜元分类研究》两书,有个别的描述与介绍)。但是,对于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来说,理论都可以被当作是对其本质所进行的最清晰明了的某种概括和揭示。美学要做的是揭示出事实现象背后的原因和隐含于事实之中的一般规律,并据此揭示出作为精神存在的人类审美意识的现状和历史。


本章尝试从美学角度实证地、整体地对铜元艺术进行分析,希望会在理论上对这一研究领域有一定突破。当然,这种尝试也许不是全面和深刻的,也许会是有很多偏颇的,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但我的研究工作无非是向着缩短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努力而已。如果在我之后,还有更多的专家学者沿这条道路走下去,开创出更科学、全面、深刻的铜元美学研究,那我将欣慰无憾。


微信图片_20201104195828.jpg


研究铜元美学价值的现实方面,也是非常必要和急迫的。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了,中国古玩钱币市场的收藏交流活动日益活跃和成熟,大量的珍品、美品浮出水面,有的陆续从国外被购回,钱币收藏前所未有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钱币的收藏和买卖活动之中。铜元虽然在历史货币中是最晚出的一种,但其蕴涵的美学价值与收藏价值还远远没有得到开发,铜元自身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依然在经济利益的掩盖之下为大多数人所忽视。这种现象不利于钱币收藏研究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健康舒展和表现。研究凝聚实用与艺术功能的铜元,对其作相对全面的历史和文化回顾,发掘它的文化底蕴,阐释其本身的图案艺术之美,对于研究我国近现代的书法、装饰、文化观念等方面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本文因体例限制,难以具体展开全面的研究,这里分两个层次,对铜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征作一介绍。


二、书法艺术美

在铜元50年的铸造发行历史中,铜元上出现了汉字、藏文、维吾尔文、满文、蒙古文、英文、德文七种,其中汉字当然是主体,也是铜元上变化最多、书法意味最浓的一种,其他六种文字,由于出现较少,本书暂不讨论。


汉字书法,出现在铜元上的,有楷书、隶书、行书、篆书四大类型。其中楷书是最常见的一种,基本上每个省的铜元都以楷书为主,有的只有楷书。如广东铜元,楷书庄重大方,代表了货币的严肃性的一面,也可以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稳重实在的一面。楷书有许多种变体写法,比如福建官局二十文铜元,大体上是楷书,但每个写法都有自己的变化,这大约也算是稳中求变的一种心态的体现吧。隶书仅见于民国时期的“开国纪念币”十文南京版及其他几种民国十文如安庆版等,前者是普通隶书版,后者是隶书的变体,文字特别圆润美观。


微信图片_20201104195817.jpg


隶书典雅舒畅,端庄中另有一种优雅,几乎就是士大夫阶层的审美要求,让人不由得要想起魏晋士人的风度与思想。尤其是南京版为代表的一类被收藏界称呼为“大圆国”的十文,每个字几乎都是圆而丰满,加上同一面上构图的流畅舒缓,给人一种富足的愉悦感,这种字体古代未见,后来也不再见于铸币之上。


行书主要见于部分湖南“光绪元宝”与四川马兰代用币上。前者如秀体五角星,整个正面字体均为行书风格,笔画稍嫌懒散,但铁画银勾,笔笔有力。后者如四川马兰系列中的“青蚨飞去复飞来”,字字都有神韵,非着力于此有年的内行是写不出来的,灵动的书法,加上旁边飞舞的“瑞虫”青蚨,构成了一幅祈福求财、表达人们美好愿望的生动画面。


微信图片_20201104195811.jpg


篆书在铜元中出现不多,只在四川民国铸币中出现,流通币有民国十五、十九年四川铸造的“边铸”百文,“生活过高地方请求铸此平价”,一共12个字,是中国铜元中铭文最多的一种。其次是马兰类代用币中的“德淳制赠”、“方舟制赠”等。篆书古朴而又华丽,笔画富于装饰性的变化却坚守根基,她是最古老的中国书写文字,直接从刻画文字-金文演变而来,铜元上书写的篆字虽然与古人书写的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且数量有限,但其中包含的丰富文化气息依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钱币上的这几个篆书例子,虽然不多,却为今天的钱币爱好者提供了丰富营养。



微信图片_20201104195822.jpg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