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楚国金版
浏览:3475   [ +收藏 ]

我国古代把金属统称为“金”,并以金属色泽不同分为“五金”,即黄金、白银、赤铜、青铅、黑铁。金银因稀少而成为贵金属,铜、铅、铁则为贱金属。约在春秋晚期,我国的货币形态由实物货币、金属称量货币进入到金属铸币阶段,出现了青铜铸币。但是,当时的货币形态呈多元化,金、银和珠玉等也被作为大额支付手段在社会上层中流通。

贵金属金、银充当货币,不仅具有坚固耐磨、便于流通和保存,质地均勻而可以任意分割和熔成原形等其它金属共有的优点,还具有一些独特之处。自然界蕴藏的金银远比铜铁等贱金属为少,开来对需要耗费巨量劳动,一般情況下产量较少,价值不像谷帛那样易受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所以价值比较稳定。在古代,金银只作为装饰品,不宜于作生产工具,大量金银成为货币进入流通领域后,不会影响生产和消费过程。

金银光泽悦目,受人喜爱,金反映着色泽中最强烈的红色,闪闪发光,它的化学符号Au源于拉丁文,与“曙光”一词的词源相近。银反映的光线柔和素雅,所以我国古代诗人常把太阳誉为金乌,而将月亮赞为银轮。

根据考古资料,商代手工业已经掌握了黄金的冶铸技术,河北蒿城商代中期遗址、河南安阳殷墟都先后出土过黄金块和小片金叶,郑州商代遗址白家庄24号狗墓也出土过条状的金片。先秦的史料和金文也可看出“金”字由泛指黄金和银逐渐演变到特指黄金的轨迹。

在春秋时期的史籍及金文中,“金”宇有些是指铜,当然也有明确记载是黄金的,如《国语•晋语》有“黄金四十镒”之句。到了春秋晚期,金文中出现了“铜”字,如洹子孟姜壶铭“用铸尔羞铜”,表明古文字上“金”与“铜”有了区别。战国的金文和文献中,“金”、“铜”两字的区别更加明显了,“金”字大多指黄金。《管子》曾载一段黄金与经济、经济政策的关系的宏论:“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则百用节矣。故俭则伤事,侈则伤货。俭则金贱,金贱则事不成,故伤事。侈则金贵,金贵则货贱,故伤货。”

除此,该书还提到黄金与布帛的比价,“季绢三十三,制当一镒,无绢则用其布,经暴布百两当一镒。……黄金百镒为一箧。”战国另一名著《韩非子》中不仅提到金、黄金,还提到“炼金”,即经过冶铸的黄金,“荆王大说(悦),以炼金百镒遗晋。”从史料和出土文物可知黄金在战国时期的货币经济中的地位,《管子》记述了当时的货币分为三等,“以珠玉为上币,以黄金为中币,以刀布为下币。”中币黄金是称量货币,而各国衡制不统―,造成黄金货币单位也有大约两种递进计算的系统:一种是斤,合十六两,一种是镒,合二十两。从黄金衡制以及史料的印证上,证明黄金虽在商品经济中的货币职能日益显著,但大多用于礼聘、赏賜、贿赂和大额交易,并没有成为民间金融商业的主要工具。


一、先秦、秦汉的黄金《晋永和起居注》记载,晋代在谷城发现过块金,“形如印齿”。北宋沈《梦溪笔谈》也提到在寿州八公山往往有人掘得金饼,上有篆书“刘主”,传说是汉代淮南王刘安炼制的药金。这类金块历代陆续发现过许多次,有人因它们的面上有印文而称其为“印子金”,也有按它们的形状称为“饼金”、“金钣”的。考古界释读出这类金块上的铭文后,一般以铭文中最多见的“爰”字来定命为“爰金”。

要考订这类黄金铸币的最早出时间及其用途,《周礼•秋官•职金》有段记载极为重要:“旅于上帝,则共其金版。” 注曰:“饼金谓之版。”表明周代把这种形制的金称为金版,用于祭祀,后人也称饼金。《周书大聚》有“余知其极宜,乃召昆吾冶而铭之金版。”记述了当时已有在金版上铸铭的现象了。根据存世的实物,金版的形制多铸成两端凹入的长方形,也有方形、圆形和不规则形等。正面多钤有阴文的篆书印文。一般每个印内左右横列两个印文,也有一个印文的。印形大多是方形,也有个别是圆形的。存世的金版大多经过流通,常被切割成小块,有的仅剩一个印文或半个印文,完整的金版比较罕见,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一块金版是江苏盱眙汉代窖藏中出土的,长12. 2,宽8厘米,重610克,含金99%,上钤有54个印文。金版的印文有多种:


   1.郢爰(图1-1-1)。


1-1-1_副本.jpg


清代方濬益、方孝杰父子最早释出这印文。“郢”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邑,“爰”是交换的意思。《史记》等古籍记载楚文王元年(公元前689年)始都郢(今湖北江陵纪南城)。昭王十二年(公元前504年)因避入侵的吴国军队,迁都于鄀(今湖北宜城),旋又迁回江陵。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为秦军所逼,迁都陈城(今河南淮阳)。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迁都于钜阳(今徽太和)。而且在史籍中,常将楚和郢并称,如《战国策》、《史记》中有“郢威王”、“郢中”来替代“楚威王”、“楚中”“爰”,也是重量单位。旧时认为“爰”就是“寽”,《说文解字》:“锾,锊也,从金爰声。《书》曰:‘罚百锾’。但是,青铜器愷公左师壶的铭文“十九爰四寽廿九□”证明了爰不是寽,而是比寽大一级的重量单位。

其次,从古文字的演变规律来分析,“寽”、“爰”各自有不同的发展轨迹(见表1-1)。还曾有人把“爰”和钤印等同起来,误为一爰就是一个印。这种见解与考古资料核对就显然有错,安徽阜南六安曾出土 5块完整的金版,重为262. 825〜280克,相当于楚国衡制的一斤多(湖南长沙楚墓出土的10枚一套的铜砝码中最大的一枚重251. 53克)。这5块金版上有许多钤印,而目前已知不可能是许多“爰”等于一“斤”,因此可知一爰与一印不能等同。郢爰的出土地点和数量比其它印文的金版要多。河南扶沟、信阳、襄城、淮滨、固始,浙江安吉,山东费城,陕西西安,湖北江陵、宜昌,安徽合肥、庐江、广德、六安、凤阳、寿县、阜南、临泉,江苏南京、镇江、江宁、高淳、句容、丹阳、宝应、无锡、仪征、泗洪、邳县、盱眙、沛县、吴县、江阴等地都先后出土过郢爰。


2. 陈爰(图1-1-2)。


1-1-2_副本.jpg


陈,原是陈国的都城,在今河南淮阳,公元前534年被楚国所灭,后在公元前527年陈又复国,但到了公元前478年又被楚国吞并。楚顷襄王二十一年,楚国迁都到陈城,陈爰是这一时期所铸行的。陈爰的出土数暈仅次于郢爰,陕西咸阳窖店、安徽寿县陈小庄等地都有出土,最大的一块上有17个钤印。


3. 鄟(zhuan)爰(图1-1-3)。


1-1-3_副本.jpg


鄟是春秋时期的小国,在今山东南部,有说在今山东郯城县东北或济宁市南。公元前256年楚国灭鲁国后,鄟国也被并入楚国的疆域。鄟爰是在楚灭鄟后铸行的。


4.鈔?(图1-1-4)。


1-1-4_副本.jpg


有隶定为鼒(子),音近相转为蔡。蔡是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分封的诸侯国。开国君主是周武王的弟弟叔度,后因参与武庚叛乱而被放逐,改封其子蔡仲,建都上蔡。春秋时期因常受楚国的逼迫,多次迁移,蔡平侯迁都新蔡(今河南),昭侯迁州来(今安徽凤台)称新蔡。终在公元前447年被楚国所灭。也有人认为鈔可释为颍,颍是古地名,在今河南临颍西北。“鈔”金版出土较少,除晚清民国有出土之外,河南扶沟也曾有考古发现。


5.鬲阝爰(图1-1-5)


1-1-5_副本.jpg


有释“鬲阝”是楚国地名历阳,在今安徽和县。存世极少,河南扶沟金银窖藏中出土过一块。


6.锺?(图1-1-6)。


1-1-6_副本.jpg


戳印是圆形的,与众不同。有释“卢金”,卢是楚国邑城,在今湖北襄阳西南。它的存世数量仅次于郢爰、陈爰,安徽寿县金银窖藏中出土一块印数多达21个钤印,最重的有266. 65克。


7.戈(图1-1-7)。


1-1-7_副本.jpg


仅见于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传世品一枚,重16克。

金版也有无文的,安徽临泉鮦城、艾亭、寿县等地都曾出土过,重8. 8〜6. 79克。金版的出土地点主要在原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疆域之内,金版上的印文也大多与楚国的城邑有关,其中数量最多的郢爰则是由楚国都城所铸造,况且楚国境内在当时又以盛产黄金而著称于世,所以可以断定,这些金版是楚国及其附庸国所铸行的。

西汉时期继续沿用了郢爱等金版。湖北宜昌前坪西汉墓、江苏宝应吕良区湖西东汉墓、盱眙西汉金银窖藏等都先后出土过郢爰金版。那么,除了沿用旧有的郢爰之外,两汉时期有没有仿铸过郢爰呢?

这需要结合秦汉时期的货币发行政策来考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统一币制成为主要的经济政策之一,规定以黄金为上币、半两为下币,销毁六国旧有货市,当然不会允许仿铸上有楚国都城“郢”和楚国衡制“爰”的金版。秦亡之后,西汉前期在政治上推行“无为而治”,崇尚黄老之道,反映在经济上即允民自铸货币。当时黄金产地主要在原楚国境内,当地居民的思想观念上已习惯于接受郢爰金版的形制和印文,而对原楚境之外的人们来说,金版的形制及其印文是一种成色的信誉保证,所以这时期出现了仿制的后铸郢爰金版。

汉武帝刘彻统治期间,将货币铸行权收归中央,严禁私铸,这时出现的马蹄金、麟趾金等新的黄金货币形制,就是为了取代旧的形制金版。当我们明确了西汉仿铸金版的铸造期限以后,就可以归纳出楚铸金版和西汉仿铸金版的以下几点区别。

第一,战国楚境多产砂金,砂金含金量高,从而浇铸出的金版成色也在90%以上。西汉前期允民私铸,造成仿铸金版的成色高低不一江苏高淳固城出土的郢爰成色为70%、沛县出土的郢爰成色为82%,这有可能是西汉前期开采矿金所熔铸的,矿金含金量要低于砂金,导致了金版成色减少。而江苏盱眙西汉窖藏出土的金版成色为99%,应是用原楚铸郢爰改铸的。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一点,楚铸郢爰的成色要高于汉铸郢爰。

第二,是形制。楚铸郢爰金版外形不规整,印文也不太规则,与其时代相近的“铟”字金版的印文有互相重叠的现象。而西汉铸郢爰金版的形制比较规整。如江苏盱眙出土的2块最大的金版都呈长方形,印文的排列整齐有序。在重量上,盱眙出土的一块54印的金版重610克,一块35印的金版重466. 3克,与楚国衡制一斤等于251克左右相去甚远。

第三,是文字。除了印文以外,在一些金版上常有刻划文字,安徽寿县东津、阜南三塔出土的部分楚铸郢爰金版上的刻文与陈爰、镅金版上的刻文时代风格一致,有明显的战国遗风,而盱眙出土的西汉郢爰金版上的刻文内容、文字风格与楚铸金版不同,却与西汉饼金、麟趾金、马蹄金上的刻文一脉相承,因此以这些确认的刻文作为准绳,也可以作为判别年代的参考。

金版主要流通于我国古代的南方地区,而北方流通的黄金货币的形制演变就有不同的历程。简言之,北方黄金货币的形制发端于仿贝,以后被饼金取代,并在饼金的基础上发展成鱗趾金、马蹄金等。


---选自钱屿主编《金银货币的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