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晚清四川盐厘、引厘、票厘银锭赏析
浏览:6698   [ +收藏 ]

李晓萍  金银流霞丨古代金银货币鉴赏丨


咸丰年间,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切断了淮南盐输入湖北的运输线,湖北人改食川盐,从而刺激了四川盐业繁荣发展。咸丰五年(1855)十二月,四川总督黄宗汉在富荣、犍为等盐厂率先设立盐厘局,开始抽征盐厘。规定“引盐一斤抽银一厘,计水引一张共合抽厘银七两五钱,由商、灶、号三股摊派,余盐则每斤抽厘四文”。(1)


48.jpg


从实物观察,四川盐厘的品种主要有盐厘、引厘、票厘等三类。盐厘又有厂厘和渝厘两类:厂厘,顾名思义是就厂抽厘,即在全省各盐厂设盐厘局,抽征本盐厂出产的盐厘,行政上归盐法道经管。如:银锭中的“富荣盐厘二年匠喻天泰”、“犍乐盐厘 十三年匠喻天泰”、“潼局盐厘 元年匠喻天泰”、“南部盐厘 廿四年 匠义顺和”、“射蓬盐厘 匠福聚贞”都是厂厘的典型代表。“富荣盐厘”是指富荣盐厘局征收的富荣(富顺县、荣县)盐厂的盐厘。“二年匠喻天泰”前者是征收铸造银锭的年份,后者是银匠喻天泰。“犍乐盐厘”是设立在犍为县和乐山县盐厂的犍乐盐厘局征收的本厂盐厘。“潼局盐厘”是潼川府盐厘局征收的盐厘。“南部盐厘”是南部县盐厘局征收的盐厘。“射蓬盐厘”是射洪县、蓬溪县盐厘局征收的盐厘。渝厘是指重庆盐厘局向行商抽征的盐厘。


49.jpg


50.jpg


咸丰十年(1860)四川政府在重庆设立盐厘局,专门向过往盐商征收渝盐厘。渝盐厘有“渝盐厘局商春生鑑 荣盛和”、“渝盐厘 裕通亨”、“渝盐厘局 同德泰 商大生厚”等几种,“渝盐厘局”是重庆盐厘局,由于盐厘是由商(盐商)、灶(盐户)、号(银号)摊派征收,因而,在盐厘银锭上会出现“商XXX”、“匠XXX”等。“商大生厚”是四川富顺县自流井大盐商李四友堂开设在重庆的盐铺。晚清富顺县有“自流井四大家族”(李四友堂、王三畏堂、胡慎怡堂、颜桂馨堂)著名盐商。李四友堂曾在重庆设立大生厚盐号,运销楚岸、计岸的食盐;在綦江设立大生美,在仁怀设立协兴隆,分别承担边岸綦江和仁怀县的食盐运销。(2)渝盐厘局由川东道管理,所收厘银缴存道库,用以拨充川东附近各路军饷,余额始解藩司备拨军饷、协饷。


51.jpg


52.jpg


与盐厘相关的还有引厘和票厘。引厘是向盐引征收的厘金,盐引是政府发给盐商的运销和买卖食盐的凭证。因川省盐道不同又分为水引、陆引。因食用人群不同分为边引(专供滇黔)和计引(专供本省)。盐引“每包的载盐数额系按包斤计算,规定每一水引配盐50包,每一路引配盐4包,水陆引包的盐斤数一致。每一水引之盐折合12.5陆引,每一陆引之盐折合0.08水引。盐包的斤数,各时期有不同的定额。……道光三十年,川督徐泽醇整顿盐务,以‘花盐颗末质轻易耗,巴盐整且硬,故耗少也’,奏定盐包分别花盐、巴盐,花盐规定每包配盐200斤,巴盐每包配盐160斤。”(3)


60.jpg


53.jpg


引厘的征收始于咸丰七年(1857):“咸丰七年四月川督有凤奏:查前督臣黄宗汉咸丰五年五月初十奉上谕,御史伍辅祥奏四川盐匪肆行,请将盐法变通办理一折,……各愿按照产售正余盐斤,按斤抽纳厘金以济饷需。议定引盐每斤抽九七平足色纹银一厘……在于犍乐交界之区、富荣适中之地,并潼川属之射洪地方扼要,分设总局,拣员管理”。(4)


54.jpg


由此可知,引厘局是设在犍乐、富荣、潼川之射洪地区,时间是咸丰五——七年。然而,我们现在只能看到的引厘银锭均为光绪年间铸造的,铭文有富官引局、乐厂引厘、引厘局和通省引厘等。如:“光绪四年富官引局商太顺正 龚祥泰匠”,富官引局即富顺县官引局,成立于光绪四年,专门征收富顺县荣县地区的引厘。又如:“乐厂引厘 光绪二十年 匠周源泰”是乐山县引厘局征收的引厘。“通省引厘”是盐道计岸官运总局征收的引厘。还有一些仅写“引厘局”加县名的引厘银锭,显示是各县引厘局征收的引厘。票厘是按票对余盐征收的厘金。余盐是各厂灶户缴纳正盐引后剩余的食盐。四川的余盐只征厘金,初期叫“垣厘”,后称“票厘”。


55.jpg


票厘局是向余盐征收盐厘而设立的,“光绪四年六月初五日,丁宝祯改设官引票厘局片:……至川省穷民甚多,向有归丁州县,俾小贩营生之民均得赴厂购买余盐,挑至该处售卖。从前系设垣经理,派委员绅会同查办,谓之垣盐,按斤抽取厘钱,以济饷需。……且盐无票据,所到之处辄被地棍书巡拦阻勒索,穷贩积忿成仇,动即纠众滋事,实为隐忧。臣与总局道员唐炯熟商,现将各垣载撤,于富、荣、犍、乐等厂改设票厘局,派员管理,定以每挑八十斤为限,不准多加,每挑给予护票一张,随挑抽收厘钱,准其挑赴归丁州县售卖,沿途关卡验票放行,……现在官引、票厘两局一设,商民颇为称便”。(5)


56.jpg


57.jpg


票厘银锭有现发现有“井研票厘三十四年 罗裕川亨”、“射蓬票厘 三十四年 罗裕川亨”、“三台票厘 宣统元年 匠坤甡号”、“南部县票厘 三十年捐输 匠周源义”、“蓬中票厘局王 二十六年 永丰庆”、“票厘局十七年 李福源”等几种。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知:四川盐厘银锭有盐厘、引厘、票厘三种,盐厘产生的时间最早,票厘的时间最晚。随着晚清政府财政困难加剧,产生了多种盐厘加派,如“加厘”、“新加厘”、“新军加厘”、“外筹加厘”、“土税加厘”等等,而且各种盐厘也有交织在一起,或兼抽或并收。从银锭实物来观察,盐厘银锭通常为两个戳记,一方一长,是比三戳时间稍早的银锭式样。而票厘银锭的纪年多为光绪中后期且为标准的三戳记。引厘银锭有一戳两戳三戳之别,官引局银锭为三戳。这类盐厘银锭通常采用在锭面錾上征收机构、盐商和银匠名等字样,以便统计和核查。


58_副本.jpg


59.jpg


注释:

(1)《清盐法志 四川志 征榷门三》《同治二年十一月一日朱批骆秉章折》

(2)文汉宇《清代税收潜规则》 2010年第1期《中国收藏》

(3)《清代四川财政资料》下卷18页“财经数据整理考释”

(4)《清盐法志》卷261 四川18厂厘 转引《清代四川财政资料》下卷242-243页

(5)《皇朝道咸同光奏议》卷35户政类盐课 转引《清代四川财政资料》下卷201-202页

摘自李小萍《晚清各类厘金银锭考述》吴景平、戴建兵主编《近代以来中国金融变迁与反思》第50-70页,上海远东出版社 2012年出版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