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四川银锭中的津贴与捐输银锭
浏览:3795   [ +收藏 ]

李晓萍  金银流霞丨古代金银货币鉴赏丨


四川银锭是清代中国银锭中最有特色的银锭,其只有一种形状,即圆碗形,有十两和五两二种,以十两为多见。虽然形制单一,但银锭上的铭文却是丰富多彩,成为清代银锭中的亮点,深受收藏家们的珍爱。


40 (2).jpg


咸丰以后,各类税项层出不穷,为了有效地区别各类税种,在银锭上砸上不同的税名,如地丁、捐输、津贴、盐课、厘金、关税银锭等,因而成为四川银锭的一大特色,也是四川银锭最具魅力的地方。

清代后期田赋附加,花样繁多,应有尽有,其名目是因时因地而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津贴和捐输。


40.jpg


津贴是按粮津贴,咸丰初年太平天国起义声势浩大,席卷半个中国。各省官府纷纷筹集军饷,以镇压太平军。咸丰三年(1853年)清政府下令山西、陕西、四川三省预先借征咸丰四年的钱粮,定于春季全部征完,秋季接征次年的钱粮,以后照此预征,直到军务完成。咸丰五年(1865年),四川率先正式按粮随征津贴,即每田赋银一两,此后各省相继模仿。津贴起初是属于权益之计的临时加派,后变为历年征收的田赋的正式附加。


41.jpg


津贴银锭都出现在四川,这与四川率先创办按粮随征津贴不无关系,根据同治二年骆秉章奏折可以知道四川省的钱粮津贴情况:“查川省自咸丰二年起,陆续举办按粮津贴,各项捐输,至今十载。津贴每有带征、缓征、免征之分,捐输亦有按粮、普律、官民之别,案牍丛杂,头绪纷繁,非若额征钱粮年清年款,可以按册而稽。” 


42.jpg


津贴的数额是“按条银一两,征津贴库平库色银一两,于开征时的随粮缴纳”。所谓库色,理论上是百分之百的纯银,上缴时,九七色要每百两家收银三两,依次类推。因而四川的津贴收入也是主要的财政收入之一。据记载光绪11~20年(1885~1894年)间,每年的津贴收入有588394~596630两,《成都通览》记载了清末成都府华阳县的津贴收入与地丁银持平。津贴银锭式样即是四川的十两圆锭,铭文也与川锭相同,一般是地名、银匠名、纪年和津贴。如“汉州匠源义和十九年津贴”,“乐山县匠恒足生二十二年津贴”等。


43.jpg


捐输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税种,从字面上看是强调“捐”,但事实上是属于强征的性质。在清代前期,凡遇到军国大事,财政不足的弥补办法主要是捐输,有常例捐输和暂例捐输两种。常例捐输是根据“现行事例”办理,随时可以报捐。暂例捐输是根据“暂时事例”办理,因国家的财政需要临时开捐。政府给予捐输的官员以优厚的回报,如加官进爵、增加地方考试的名额等。


44.jpg


太平天国时期,四川推行按粮捐输,同治元年(1862年)四川总督奏办按粮捐输,即按其田赋纳粮多少强制摊派,一般是按钱粮一两加征捐输银二两,但也有加征三两或四两:“其征解之法,量民力,较岁丰欠,预算一定总额,分配于各属,区别等级,定期纳付。……按粮征之,为数一百八十余万,视地丁过二倍以上。先一年,又藩司参照前二年之定额,详请制府援案奏明,照所定额摊分于属邑,缴饬地方官征解”。可见四川的按粮捐输是摊在农业税上的。其后,各省也相继开征,名称有别,用途各异;


A、丁漕加捐,行于安徽、江西、浙江税率为钱银一两加征100~300文,其用途是筹集赔款和举办新政。

B、赔款加捐,行于山西省,税率为钱银一两加征一钱二分五厘。用途是筹集赔款。

C、沙田捐,行于广东,广东沿海因涨沙而形成的田,称为沙田,沙田捐是在正税之外,每亩加征因二钱,由地主和佃农按主八佃二分摊,用途为防务和开垦海滩沙田。

D、警学亩捐,行于直隶、奉天、吉林黑龙江等省,税率为每六亩征银半角或一角,其用途是地方治安费。

E、新加粮捐,行于福建等地,税率为每银一钱或粮一斗,各加征40文,用途是筹集赔款。


除此之外,各省捐输还有警学饷捐、警学经费(黑龙江、吉林)、规复丁漕征价(江苏)、地丁改钱征收(山西)、酌复钱旧价(河南)、新加三成粮捐(广东)、随粮捐收经费(云南)、加收粮捐(福建)、规复丁漕增价(湖北)、酌复羡钱(陕西)、加收耗羡(新疆)等。


45.jpg


按粮捐输与一般的由捐输本人及其亲属得到封典、功名和官职的情况不同,是清政府通过增加全省学额的办法给予回报。光绪元年(1875年)12月,四川总督吴棠奏:“川省津贴捐 ,共银三百零八万一千七百二十一两零,请于来年丙子科加广一次文、武中额各十名”。


从存世的银锭的情况来看,捐输银锭仅见于四川银锭,这些捐输银锭的性质都是作为田赋加派的按粮捐输。铭文大致与津贴、地丁银锭相同,也是地名、匠名、纪年和捐输。如“邛州二十一年捐输义兴隆号”,金堂县三十三年捐输匠裕泰德”。也有只刻“捐输局”字样的。


46.jpg


光绪中晚期,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各种各样的捐输比比皆是。四川捐输银锭上的从捐输中派生出来的各种名目,如“展捐”、“备捐”、“再捐”、“赈捐”、“续捐”、“筹捐”等就是最好的例子。与此同时,清政府又增加了海防捐输和报效军饷两种全国性的捐输,其性质是强制性加派,方法也是按粮捐输。反映在银锭上有“海防”、“新海防”、“海防捐输”、“海防捐局”等字样。


47.jpg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