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贵州镇远历史上的金融货币与镇远钱局
浏览:2948   [ +收藏 ]

深圳客李大维 川锭博物馆 2018-11-29


01镇远古镇全景图.jpg


镇远古镇全景图


清朝以前,实行银两制。到清代,贵州除了使用银两外,民间还有铜币(含制钱)和少量银元于市面流通。到光绪年间,有“高钞~钱串票”、金属币于市面流通。1908年,贵州巡抚庞鸿书通过贵州官钱局发行官银票,亦于县内大集镇流通,每张官银票可兑换十足票银一两。宣统三年(1911)开始流通贵州银行发行的兑换券(简称“黔币”、俗称“花票”、县邑人称“双凤票”),按规定与银元等价使行。镇远县邑为黔东商贾云集地,至辛亥革命后,银元种类增多,有袁洋、孙洋、大清龙洋、大清银币、光绪元宝、曹锟纪忿币、徐世昌纪念币、段其瑞纪念币、香港站人币、墨西哥飞鹰币、日本龙洋、西班牙本洋,其中使用居多的是袁洋(袁大头)、孙洋(孙小头)其它多为商民收藏。


02.jpg


03镇远钱局10兩银锭.jpg


镇远钱局10兩银锭


民国元年(1911),县内除流迪“黔币”外,另有生洋和国币。到次年,因“黔币”币值不稳,被9折收回销毁。延至民国十三年(1924),市面流通仅限生洋、国币、铜元。


04镇远县地理位置图.jpg


镇远县地理位置图


06镇远钱局相关史料.jpg


镇远钱局相关史料


民国十四年(1925),贵州省长令彭议章以办理军事善后,整顿金融为由,发行“定期兑换券”,将国币收回焚烧,因“兑换券”到期不能兑换,又不可抵缴税捐,终成废纸。直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县市面交易往来大多只用生洋、铜元成交。民国二十二年(1933),国民政府财政部宣告《废两改元令》,银本位双轨制从此结束。各种铜币(除制钱县于民国四年前后停用外),如四川、湖南、湖北等省铸造的当10文、20文、50文、100文等铜钱,在县内被视同辅币流通。

民国二十四年(1935)1月24日,县民国政府财政局发行100、300、500、1吊四种面额的临时钱票,以解决币面铜元稀少,成交无法找补的困难,并规定此票在本地与大洋(银元)同时行使,凡本府“一切糧税、公款概予收受”,同年5月收回销毁,同年11月实施币制改革,规定以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家银行发行的钞票(纸币)为法币,完糧纳税及公私款项的收付,一律禁用现银,只许使用法币,所有银币收兑。


07民国时期的镇远古镇.jpg


民国时期的镇远古镇


此时后,镇远市面上流通的货币种类繁多,有赤水造中山像纪念币、赤水造四川汉版银币及金字银币、云南五角币和桂币、周西成所铸汽车银元亦有少量流通,据民国二十五年资料记载:镇远流通货币还有汉口交通钞票、中国实业钞票、上海四明钞票、浙江兴业钞票、汉口中国实业钞票、北洋保商钞票、黄州双凤钞票。这些来自津、皖、汉,湘等省银行钞票,均为商人和过往军队携带入县境所致。


08镇远大码头渡口.jpg


镇远大码头渡口


民国三十一年二月始,民国政府财政部发行原来专供交纳关税用的“海关金单位兑换券”,以1比20元的法币比率,同时与法币在县市面流通,增剧了县内的通货膨胀。


09镇远祝圣桥.jpg


镇远祝圣桥


民国三十七年八月,因法币贬值,市场物价朝不同夕,瞬息万变,政府万般无奈之际,再次改革币制,发行新“金元券”,并以1比300万元的比例收兑“法币”,县市面虽在流通,但币值不稳,贸易成交,商民们多以银元进行成交,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国民政府撤离中国为止。


10镇远古城巷弄一隅.jpg


镇远古城巷弄一隅


而镇远最早的钱庄是在清光绪元年(1875)张和顺在镇远设立的钱庄分号(总号在黎平府),系镇远最早的钱庄。该号专收兑白银,为官府验收民众交纳的“丁粮”(白银或制钱)经营存、贷款与贵阳、榕江(旧称古州)等地分号互汇兑。到民国年间,因国民政府征收钱粮改纳银元,已无专验银两的需求而撤销。


11镇远古城牆.jpg


镇远古城牆


镇远官钱局,即是"镇远钱局"于清光三十四年(公元1908)设立,系当时县的唯一官办金触机构。主要业务是:办理汇兑、收取汇水及为官府验收民众交纳的“丁粮”(白银或制钱)。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辛亥革命后,将县官钱分局改为镇远县分银行,直至民国七年(1918)裁撒,当时镇远官钱局发行官银票,每张可兑换十足票银一两,可见"镇远钱局"在当地官商心中的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毕竟是个纯官方机构。随着政府收纳税款钱糧改为银元,这些老式的私营或者官方的钱局,也就慢慢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