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天工开物与白银冶炼
浏览:4279   [ +收藏 ]

崇祯年间,明末科学家宋应星将其长期积累的生产技术等方面知识加以总结整理,编著了《天工开物》一书,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由朋友资助刊行,其中包括了古代的各种技术如谷物加工、纺织染色、制盐、食糖、冶铸、造纸等包罗万象,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八卷。其中在下篇其一“五金”中,总结了白银的发现、提取及冶炼全过程,尤为难得,为后人了解明代及以前白银的铸造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史料。


01.jpg


《天工开物•五金第十四•银》曰:“凡石山硐中有铆砂,其上现磊然小石,微带褐色者,分丫成径路。采者穴土十丈或二十丈,工程不可日月计。寻见土内银苗,然后得礁砂所在。凡礁砂藏深土,如枝分派别,各人随苗分径横挖而寻之。上楮横板架顶,以防崩压。采工篝灯逐径施镬,得矿方止。凡土内银苗,或有黄色碎石,或土隙石缝有乱丝形状,此即去矿不远矣。凡成银者曰礁,至碎者曰砂,其面分丫若枝形者曰铆,其外包环石块曰矿。矿石大者如斗,小者如拳,为弃置无用物。其礁砂形如煤炭,底衬石而不甚黑,其高下有数等(商民凿穴得砂,先呈官府验辨,然后定税)。出土以斗量,付与冶工,高者六七两一斗,中者三四两,最下一二两(其礁砂放光甚者,精华泄露,得银偏少)。


02.jpg


凡礁砂入炉,先行拣净淘洗。其炉土筑巨墩,高五尺许,底铺瓷屑、炭灰,每炉受礁砂二石。用栗木炭二百斤,周遭丛架。靠炉砌砖墙一垛,高阔皆丈余。风箱安置墙背,合两三人力,带拽透管通风。用墙以抵炎热,鼓鞲之人方克安身。炭尽之时,以长铁叉添入。风火力到,礁砂熔化成团。此时银隐铅中,尚未出脱,计礁砂二石熔出团约重百斤。


02a.jpg


冷定取出,另入分金炉(一名虾蟆炉)内,用松木炭匝围,透一门以辨火色。其炉或施风箱,或使交箑。火热功到,铅沉下为底子(其底已成陀僧样,别入炉炼,又成扁担铅)。频以柳枝从门隙入内燃照,铅气净尽,则世宝凝然成象矣。此初出银,亦名生银。倾定无丝纹,即再经一火,当中止现一点圆星,滇人名曰‘茶经’。逮后入铜少许,重以铅力熔化,然后入槽成丝(丝必倾槽而现,以四围匡住,宝气不横溢走散)。其楚雄所出又异,彼硐砂铅气甚少,向诸郡购铅佐炼。每礁百斤,先坐铅二百斤于炉内,然后煽炼成团。其再入虾蟆炉沉铅结银,则同法也。此世宝所生,更无别出。方书、本草,无端妄想、妄注,可厌之甚。


03.jpg


大抵坤元精气,出金之所三百里无银,出银之所三百里无金,造物之情亦大可见。其贱役扫刷泥尘,入水漂淘而煎者,名曰淘厘锱。一日功劳,轻者所获三分,重者倍之。其银俱日用剪、斧口中委余,或鞋底粘带布于衢市,或院宇扫屑弃于河沿,其中必有焉,非浅浮土面能生此物也。


03a.jpg


凡银为世用,惟红铜与铅两物可杂入成伪。然当其合琐碎而成钣锭,去疵伪而造精纯,高炉火中,坩埚足炼。撒硝少许,而铜、铅尽滞埚底,名曰银锈。其灰池中敲落者,名曰炉底。将锈与底同入分金炉内,填火土甑之中,其铅先化,就低溢流,而铜与粘带余银,用铁条逼就分拨,井然不紊。人工、天工亦见一斑云。”


04.jpg


从以上记载可知,银锭的铸造首先需要选矿和采矿,凡是石山洞里蕴藏有银矿的,在山上面就会出现一堆堆的小石头,微带有微褐色的,分成若干个支脉。采矿的人要挖土一二十丈深才能找到矿脉,这种巨大的工程强度不是几天或者几个月所能完成的。找到了银矿苗以后,才能知道银矿具体所在。银矿埋藏得很深,而且像树枝那样有主干、枝干,采矿的工人跟踪着银矿苗分成几路横挖找矿。一边挖一边还要搭架横板用以支撑坑顶,以防塌方。采矿的工人提着灯笼分头挖掘,一直找到矿砂为止。在土里的银矿苗,有的掺杂着一些黄色碎石,有的在泥隙石缝中出现有乱丝的形状,这都表明银矿就在附近了。银矿石中,含银较多的成块矿石叫做礁,细碎的叫做砂,其表面分布成树枝状的叫做铆,外面包裹着的石块叫做矿。矿石大的像斗,小的像拳头,都是可以抛弃的废物。礁砂形状像煤炭,底下垫着石头因而显得不那么黑,礁砂的品质分几个等级(矿场主挖到矿砂后,先要呈交官府验辨分级,然后再行定税)。刚出土的礁砂用斗量过之后,交给冶工去炼,礁砂品质高的每斗可以炼出纯银六七两,中等的礁砂可以炼出纯银三四两,最差的可以炼出的纯银只有一二两(那些特别光亮的礁砂,反倒由于里面的精华已经被泄漏得太多,最终得到的纯银反而偏少)。


05.jpg


其次进行礁砂粗炼,礁砂在入炉之前,先要进行拣净淘洗。炼银的炉子是用土筑成的,土墩高约五尺左右,炉子底下铺上瓷片和炭灰之类的东西,每个炉子可容纳礁砂二石。用栗木炭二百斤,在礁砂周围叠架起来。靠近炉旁还要砌一道砖墙,高和宽各一丈多。风箱安装在墙背,由两三个人拉动鼓风。靠这一道砖墙来隔热,拉风箱的人才能有立身之地。等到炉里的炭烧完时,就用长铁陆续添加。如果火力够了,炉里的礁砂就会熔化成团。这时的银还混在铅里而没有被分离出来,两石礁砂银矿石熔成团后约有一百斤。


06.jpg


最后进行礁砂精炼,将粗炼后的礁砂冷却后取出,放入另一个名叫分金炉的炉子里,用松木炭围住熔团,透过一个小门辨别火色。可以用风箱鼓风,也可以用扇子来回扇。达到一定的温度时,熔团会重新熔化,铅就沉到炉底(炉底的铅已成为氧化铅,再放进别的炉子里熔炼,可以得到扁担铅)。要不断用柳树枝从门缝中插进去燃烧,如果铅全部被氧化成氧化铅,就可以提炼出纯银来了。刚炼出来的银叫做生银。倒出来凝固以后的银如果表面没有丝纹,就要再熔炼一次,直到凝固的银锭中心出现一种云南人叫“茶经”的一点圆星。接着加入一点铜,再重新用铅来协助熔化,然后倒入槽里就会现出丝纹了(倒进槽里才能出现丝纹,是因为四周被围住,银气不会四处走散)。云南楚雄的银矿有些不一样,那里的矿砂含铅太少,还要向其他地方采购铅来辅助炼银。每炼礁砂银矿石一百斤,就得先在炉子里垫二百斤铅,然后才鼓风将礁砂冶炼成团。至于再转到虾蟆炉里使铅沉下分离出银的方法则是相同的。银的开采和冶炼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并没有其他方法。讲炼丹的方书和谈医药的《本草纲目》中,常常没有根据地乱想乱注,可厌之甚。


07.jpg


一般说来,金和银都是大地里面隐藏着的宝气精华,因此产金的地方三百里之内没有银矿,产银的地方三百里之内也没有金矿,大自然的安排设计,从这里也能看出个大概。有的干粗活儿的人把扫刷到的泥尘放进水里进行淘洗,然后再加以熬炼,这就叫做淘厘锱。操劳一天,少的只能得到三分银子,多的也只有六分银子。这些银屑都是平常从剪刀或者斧子口上掉下来的,或者是由鞋底带到街道地面,或者是从院子房舍扫出来被抛弃在河边的,泥尘中必然会夹杂着一些银屑,这并不是浅的浮土上所出产的白银,而是夹带所致。


08.jpg


凡是世间使用的白银,只有红铜和铅两种金属可以掺混进去用来作假,但是把碎银铸成银锭的时候,就需要除去杂质加以提纯。方法是将杂银放在坩埚里,送进高炉里用猛火熔炼。撒上一些硝石,其中的铜和铅便全部结在埚底了,这就叫做银锈。那些敲落在灰池里的叫做炉底。将银锈和炉底一起放进分金炉里,用土甑子装满木炭起火熔炼,铅就会首先熔化,流向低处,剩下的铜和银可以用铁条分拨,两者就截然分开了。人工与天工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09明代银锭一组.JPG


统观明朝政府对白银的使用,是先抑后扬的一个过程。明太祖开国,以大明宝钞为法定流通货币,明令禁止使用白银,违者罪之。洪武三十年,又重申交易用金银之禁。至明成祖永乐年间,私自用银者,当全家戍边,即使每年贡银超过三十万两,仍然严厉禁止民间交易使用白银。明宣宗宣德年间,乃益严其禁,交易用银一钱者,罚钞千贯,赃吏受银一两者,追钞万贯,更追免罪钞如之。可见明朝从明太祖开国以后直至明宣宗宣德年间,国家一直以大明宝钞为主要流通货币,后于历代铜钱兼行,禁止民间使用白银交易。从明太祖公元1368年开国,至明英宗公元1435年即位,经历了约67年,在占据明朝约四分之一的时间里,一直严令禁银,后宝钞贬值名存实亡后,白银才得以再次登上历史舞台,且一发不可收拾。


10朝邑县崇祯六年辽饷银五十两大户苏自宾银匠李衯儿.jpg


朝邑县崇祯六年辽饷银五十两大户苏自宾银匠李衯儿


明英宗继位后,驰用银之禁,银钞并行,朝廷、民间都使用白银,交易小者可以使用铜钱代替,只有官俸折发宝钞,大大退化了宝钞的支付作用,致使宝钞积压不能流通,才使得白银逐渐走向前台。到明朝中后期,白银使用范围日益扩大,政府不仅在田赋上佂银,在其他如食盐、专卖、茶叶、矿产、漕运、安抚、马市、关税、坑冶、商税、服役、奉饷等各方面皆以白银折变后上缴,至嘉靖年后,益专用银矣。在各地出土的实物中,有金花银、轻赍银、禄米银、盐课银、岁贡银等等,各有体现。在政府及民间交易中,白银使用的比重也逐渐增大,摆脱了自战汉到唐宋时期的赏赐、进贡、折变等功能,而正式作为法定货币通行天下。


11正供.JPG


正供


白银的解禁,使得明朝银锭的种类、样式等较前朝有很大改观,锭型早期沿用宋元风格以圆首束腰为主,如金花银等,中后期以船型、长方型为多见。政府用于赋税缴纳的银锭,内容为地点、时间、用途、重量、官员等记录详细,铭文不规整,字体为錾刻,以五十两为多见。民间用银屡禁不止,以小锭通行,型制小者为半椭圆,大者有明显束腰,大都为十两以下,一般无铭文。明代银锭重量有五十两、二十两、十两、五两、一两等几种。


12明代银锭一组.jpg


明朝,白银虽在中期以后才得到发展,但是白银作为特殊物品却比宋元时期发展更快,到后期白银使用已经成为社会的主体货币,实现了白银作为货币的基本职能,为大清时代白银使用的爆发提供了物质基础和能量。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