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元朝时期概述
浏览:2790   [ +收藏 ]

元朝(公元1271—1368年),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统一帝国。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并于公元1227年和1234年攻灭西夏和金朝,占据中国华北地区,三次发动西征,称霸欧亚大陆。公元1259年,元宪宗蒙哥死于对宋战争中,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大汗,建元“中统”, 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忽必烈在中原改国号为“大元”。随后攻陷临安,南宋灭亡,统一中国,结束了自五代以来的各族分裂局面,随后开始对外扩张,疆域空前广阔。


01.jpg


元朝中期皇位更替频繁,至元顺帝晚期,由于怠于政事,通货膨胀,徭役加重,赋税不均,贫富分化,最终激起民变。朱元璋趁机发展壮大,平定江南,后积极北上伐元,公元1368年,派大将徐达攻陷大都,建立明朝,改元“洪武”,是为明太祖,结束了元朝在中国的统治。


02至元十四年银铤.jpg


至元十四年银铤


03至元十四年银铤背图.jpg


至元十四年银铤背图


元朝铸造的银锭造型为弧首束腰型,和金代银铤一样与南宋时期造型相近,不同的是,银锭周边有凸起,如一圈浅浅的围堰,银质更纯,铸造纹理更加清晰。铭文有錾刻和戳记两种,内容详细的记载了该锭的铸造机构、用途、纪年、官员、匠人等信息,背面多数钤有“元宝”字样,另外还有钤入地名“平阳”“太原”等,重量均为五十两。


04至元十三年银铤上海博物馆.jpg


至元十三年银铤上海博物馆藏


05至元十三年银铤背图上海博物馆.jpg


至元十三年银铤背图(上海博物馆藏)


至元朝时,白银的成色分类更加精细,《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宝货辨伪》曰:“真花细渗分数高,纸被心低四角凹。好弱幽微说不尽,论中不错半分毫。金漆花银一百分足;浓调花银九十九分九厘;茶花银九十九分八厘;大胡花银九十九分七厘;薄花银九十九分六厘;薄花细渗九十九分五厘;纸灰花银九十九分四厘;细渗银九十九分三厘;蔍渗银九十九分一厘;断渗银九十八分五厘;无渗银九十七分五厘。”


07元代黄铺五两银铤.JPG


元代黄铺五两银铤


元朝产银之地,在中书省有大都、真定、保定、云州、般阳、晋宁、怀孟、济南、宁海;辽阳省有大宁;浙江省有处州、建宁、延平;江西省有抚州、瑞州、韶州;湖广省有兴国、郴州;河南省有汴梁、安丰、汝宁;陕西省有商州;云南省有威楚、大理、金齿、临安、元江。


08姚贤可记银铤.jpg


姚贤可记银铤


09韩良银铤.jpg


韩良银铤


元代银锭流传很少,且多为赋税用途,故十分珍贵。从流传至今的实物看,有“真定路河涧税伍拾两银锭”、“真定路盐课五十两银锭”、“至元十四年两浙盐课五十两银锭”、“兴国路回买山泽五十两银锭”、“平阳路征收课税所五十两银锭”、“扬州至元十四年五十两银锭”、“泰定三年差发拾分银五十两银锭”、“行治河州路五十两银锭”等。被发现的这些银锭铭文都较长,内容记载详细,从铭文上看,元代的盐课赋税较多,由此可见元代的盐课在当时财政收入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


10至元十四年银锭辽宁省博物馆.jpg


至元十四年银锭辽宁省博物馆藏


公元2011年,中国嘉德春季邮品钱币铜镜专场拍卖会-金银锭专场中,首次出现一件铭文为:“兴国路回买山泽所产炼成十分足色白银五十两提调官经历张承事销铸同知武德银匠方应龙辨验”的五十两山泽额外课银锭,因其造型精美,银质纯净和重要的史料价值,征服了各路银锭收藏爱好者,最终价格以3105000元人民币成交,刷新了银锭界自拍卖会以来最高成交记录,充分展示了元代银锭的收藏价值和历史魅力。


11元青花云龙玉壶春瓶.jpg


元青花云龙玉壶春瓶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银博鉴定
手机移动端 微信公众号 银博鉴定 商务合作